第二十章 投资商来得可真是时候  财色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duba.com/134383/273.html

春节一过,国内就掀起了一阵深化改革进程的狂潮。《+乡+村+小+说+网手机阅#读》

不仅仅是生产资料的暴涨让人们看到了国内正在酝酿着一轮新的建设浪潮,国外的资本也倾尽全力地抢滩大陆市场。中国在加快改革和开放上的姿态,让美国人和欧洲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三年以来,弥漫在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的不信任的迷雾逐渐散去。

跨国公司迫不及待地纷纷加大对中国的投入,一度搁浅的通用汽车、摩托罗拉、杜邦等公司的投资已全数恢复,克莱斯勒公司正在商讨扩大北京吉普的运营,波音、惠普和通用电气等制造商正在四面八方展开大规模的销售,在比尔-盖茨亲自督导下,微软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雅芳的一位产品经理则表示他们已经签下了八千名销售小姐,而宝洁公司则说他们在中国的业务正在以百分之五十的速度在递增。

与此几乎同时,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尤其是那些濒临倒闭的国企应该何去何从,更是惹人头痛。几乎每一个省份,都有许多濒临倒闭、实在经营不下去的国有企业,对于这样的企业,即便是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到头来也不过是苟延残喘一些时日而已。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经济学家们都呼吁要彻底为国企松绑,把企业搞活,或说,是直接把这些企业推到资本市场上去。

范无病最近注意到一个问题,东南亚的一些华人资本,纷纷披着报效祖国的名义,跑到大陆来进行试水,试图通过对国内经营不善的一些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来获得整个企业的控股权。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一家叫作华策的香港公司。正在大肆收购国内的企业。

短短的几个月间,华策公司就在大陆收购了大大小小地几十家企业,用大约四亿美金的代价,换取了这些企业的绝对控股权,并打算将他们整合成一个大型的集团公司。拿到海外去整体上市。

范无病派人去调查了这家华策公司。现他的老板是一个印尼华人,而他在这家华策公司中,仅仅是握有不到两成股权地一个股东,站在他幕后地。是李嘉诚的和黄公司、金光集团及美国摩根士丹利等大证券商。此外,这人还与日本的伊藤忠财团等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其资本背景十分复杂。很显然。那些隐身在背后地资本大鳄们都想靠黄鸿年的突击,获取利益。

范无病研究了一下对方地投资策略,很快就明白了他们地意图。

从大部分收购情节来看,华策购并基本上都是市长工程,先与政府一把手直接沟通,借南巡东风,用好政治牌,高举高打。以气造势。马不停蹄的华策像割稻子一样地四处收购企业。专门挑选资本质量好、有盈利前景的国家骨干企业,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打包出售的计划。

华策将收购的重点放在了橡胶轮胎和啤酒两大行业。先将两家橡胶厂纳入在百慕大群岛注册的中国轮胎控股公司名下,而后增新股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然后,又用募资所得的一亿美元先后收购了三个轮胎橡胶厂,华策所得的五家工厂中有三家是国内轮胎行业地定点生产厂。而在啤酒行业中,中策收购了多家啤酒厂,组建了在百慕大注册地中国啤酒控股公司,有计划要在加拿大多伦多招股上市。

起初范无病很是奇怪政府怎么会放任外资大肆地收购国内的优质企业,他研究了之后才现,原来这一系列地动作后面,都是有幕后的大资本在暗暗推动。

就在华策公司在各地大肆收购的同时,尾随其后的是由理论界和传媒界人士组成的庞大的拉拉队,他的出现让改革派理论家们似乎看到了让国营企业摆脱旧体制的曙光,于是,对之的称颂便有点上纲上线,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华策现象是国有企业重组的有效模式,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时代产物,华策的购并终于让国有企业实现了多年未有突破的产权多元化,这将使得国营企业改革彻底地走出笼子里改革的老路子。

而在这种媒体风潮的影响之下,高层也认为,可以利用华策公司熟悉国外企业上市的原则和渠道,把一些国营企业经过重整后,转换成为具国际性的企业,陆续在国外上市,更多地吸引国外资金来投入国内企业展。

范无病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实际上华策公司在收购的项目上投入不会超过五亿美金,但是如果上市成功,其获利就是三十亿美金以上,果然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从开始到最后,华策公司并没有真正将这些企业做大做强的打算,他们只是希望借着邓公南巡之风,在中国的国企改制中一笔横财而已。

基本上,这只是一种官商相互利用的经营模式而已,当地政府通过引入外资,将几家国企摇身一变成为外资企业,从此脱离政府的管制,成就自己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绩,而华策公司则借机敛财,将收购的企业在海外打包出售,牟取暴利,正可谓是各取所需。

“我觉得,是我该做点儿什么的时候了。”范无病觉得,任由这些人在自己的面前像蝗虫一样地掠夺国内的优质资源,简直是一种耻辱。

因此他决定,应该做点儿什么,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来给他们提个醒,这样不顾一切地盲目地引进外资,最后是会后悔的。

平原厂,就是他要用来实现自己在中国这块大棋盘上所进行的战略布局中的第一步。


第二十章 投资商来得可真是时候(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